德育人本化的思考
武清区杨村一中 周玉波
德育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。从表面看,德育和人本化是对立的,也正是这种对立的过分强化使德育走进了误区。德育工作者成了“警察”和“消防队”。“严”字当头,“章”为命根,“罚”作手段,使德育工作越发远离了教育的真谛,成为一种“目中无人”的教育。德育模式也始终未能走出权力模式和制度模式,学生不能把道德规范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,就会导致“知而不信”;道德信念不足以外化、支持、指导道德行为,就会导致“言而不行”;而德育过分强调利他性、利社会性,忽视以至根本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受德育的利已性,又会导致“行而不衷”。
其实,作为社会化的德育和人本化并非对立。社会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在更高层次上的需求。人类在发展,个体在进步。个体在自我实现中越来越离不开社会化,而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优途径正是人本化。社会化和人本化的和谐统一是实现德育最大效益的关键。什么是学校德育人本化呢?学校德育人本化就是要以学生为本,把学生看作是我们服务、帮助的对象,一切从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,使用对学生无伤害的教育形式,强调学生的内化、自育,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,引导学生实现健康的自我。
随着我国加入WTO,教育成了通过服务将继承和创新融为一体的先导性的基础产业,成了教育服务贸易。受教育者不再是产品而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顾客。学生既是我们教育的主体,更是我们服务的对象。这种教育关系上的质的改变,决定了德育必须完成从权力模式、制度模式向人本化的转轨。只有学生认可的德育才是有生命的德育。德育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不光来自于外在,更实质意义上的约束是来自于学生这个德育主体的互动和内化自省。道德品质不能靠说教、灌输产生,而是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经过主体的道德选择,自主建构而形成,这需要主体通过人际互动中的不断反思,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。因此,德育的人本化是强化德育针对性、实效性、主动性的最佳途径。
人本化德育,首先要把学生看作要真心帮助的人,要改变我们的视角、态度和认知。从影响观看,“朋友”是相互影响的最大赢家。如果说幼儿园、小学阶段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长是老师,那么从初中以后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当属朋友。学生间,由于角色的认同;朋友间,由于感情的拉近,存在着巨大的互动作用。在我们一份对205名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,当心情苦闷时愿意找同学或朋友倾诉的占调查总数的48.8%;遇到困难时,通常愿意和同学或朋友一起解决的占调查总数的46.8%;在我们的另一份对653名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,对同学或朋友给自己的劝告、批评难以接受的仅占调查总数的4.1%。可见,朋友间存在着巨大的互动能源。因此,作为一名教师,一名德育工作者,要想对学生施以较大影响,就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角色,成为学生的一个朋友,一个真心实意的助人者。
德育需要真心,所谓真心就是耐心、信心、恒心和爱心。要改变我们的认知,切切实实认识到:(1)学生是一个不完善的群体,因为他们的不完善才需要我们去引导、支持和帮助,必须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。——有了这种尊重事实的认知,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耐心,才会少些埋怨,少些苛求,才不会一味的用成人化的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。(2)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,只有没有能力的教师。人不是铁板,不是石头;人,最具有可塑性,人总是发展着变化着,尤其是学生这个群体更是充满激情,容易被鼓动。问题是我们要找准牵动他们的那根线。——有了这样的认知,我们就会产生信心。(3)学生的教育、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一个渐进的过程。我们面对的是成百、数千的鲜活各异的个体,要想一夜之间就让他们接受我们希望的社会思想、道德那是不可能的。德育是急不得火不得的事情,因此要有恒心。(4)从“助人”到“自育”靠的是打动心灵。学校德育是要揭示人的生活的意义,重在对学生的引导、理解和帮助。德育发生作用的前提是要得到学生在文化、生活、情感等方面的接纳与认同。尤其情感方面的打动。没有情感方面的接纳与认同,再好的思想、道德、规范都不会形成学生的内化,德育工作就会两相游离。因此要有爱心。
人本化的德育重要的正是要走进学生的心中。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,把握他们的心灵脉博。只有走进学生心中,德育工作才会游刃有余,批评也会让学生感到是一种关爱;不能走进学生心中的德育,即使表扬也会造成一种伤害。
其实,在许多情况下,学生的行为问题归根到底是心理问题。一个班主任抓班级文明,要求学生见到老师打招呼,一个女生见了班主任却低头绕过,班主任很不高兴。一个男生仅因一个同学多看了他两眼,就大打出手,气得老师火冒三丈,发誓要严惩。其实就是这个女生,小学六年级时几次遭到她哥哥的强暴,一直埋在心底,不敢和任何人说,患上了社交恐怖症。这是这个男生,总是怀疑同学都不喜欢他、躲着他,嫌他身上有味儿,一年四季偷偷地用塑料袋裹上脚,再穿袜子。如果我们不走进学生心中,一味地用外在的规程约束是徒劳的,更是无益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德育又是心育。德育的过程就是对心的征服过程,德育工作更多的是解读心因、改变心态。
人本化德育更多的还要寻找社会规范与个体需要的结合点。社会规范要切实考虑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。要注意化解整体需要和个别需要之间的矛盾。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三点:一是要疏导学生的个体需要流向社会规范,尽可能地把学生个体需要中不合理的、影响个人健康成长的一面展示给学生,让学生自醒自悟,以期达到社会规范的取向。二是在学生的个体需要中要尽可能的挖掘社会规范的因素,在因人而异地满足学生个体需要的同时,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社会规范。其实,让人感觉不出来的教育,才是更好的教育。三是调控好学生的闲暇时间。学生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具有同等的威力。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闲暇格调意识,为学生创设适合“自育”的环境,用高雅的活动培养高雅的人格。值得注意的是,“木桶理论”是人生的完美理论,但它并不能作为德育的实践理论。德育是多因子的。德育的个体由于生理基因、人文环境的不同,也形成无数形态。因此德育不要刻意追求个体的完美塑造,那是徒劳的,而更应该强调群体的扬长式的相互影响,榜样互动。
人本化德育最终要点燃学生德育潜能的引信。权力加制度的德育模式,实施的是“改造”,总是带有对人的摧残,学生必然不接受,甚至逆反;而超出学生思想境界、道德水准的德育,学生也会不信而远离。内化无法包办代替,发展不可能越俎代庖。个体的社会化程度关键在于个体的德育积淀和德育潜能。因此,唤醒、开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,点燃学生德育潜能的引信,是德育成功的关键。教师搭台,学生唱戏。教师要随时检视自己,德育的台搭得是否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: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,是否重视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;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,是否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;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,是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。要让学生唱大戏,要吸收学生参与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上来,营造融洽宽松的环境,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机会体验生命神圣、民主、平等、自由、理性、个人独特性和文化多元化等价值和态度。也只有让学生参与了学校制度制定、管理过程、评定结果,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。也只有让他们分享了社会规范、校规校纪给他们带来的安谧与和谐,才会使他们亲近德育,投身德育。给他们一个台,他们会演出一台让你惊异的好戏。